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updraftplu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ad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函数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的调用方法不正确salient 域的翻译加载触发过早。这通常表示插件或主题中的某些代码运行过早。翻译应在 init 操作或之后加载。 请查阅调试 WordPress来获取更多信息。 (这个消息是在 6.7.0 版本添加的。)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K&K SOUND产品手册 – Acoustic Guitar 原声吉他杂志官方主页

迷你纯音

感谢您选择K&K Pure Mini钢弦原声吉他拾音器!本手册既有带弦钉琴码吉他拾音器安装说明书,又有无弦钉琴码吉他拾音器安装说明书。在弦钉琴码吉他上安装拾音器时,可以使用夹具安装(夹具随产品附赠),有助于准确安装拾音器。对于无弦钉琴码吉他拾音器的安装,我们提供手动安装说明。不用夹具安装时,也请勿担忧。我们已经进行过几项测试,故意将拾音器安装在不理想位置,但是系统所拾取的声音依旧优良且平衡。

然而,请尽可能多做尝试,请勿将拾音器安装在琴码背面等位置(靠近尾钉插孔)。在此位置安装拾音器,效果肯定不好!如果琴码特别小,拾音器连接线一侧的贴片或许会相互重合1.6mm左右,请放心,这不会产生问题。

请熟悉本手册末尾所提供的强力胶与双面胶的操作说明及免责声明。安装前,请通读全册。

免责声明

安装或拆卸上述产品请自担风险。在任何情况下,K&K音响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您或您所选择人员对该产品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责任,对于由您使用该产品或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坏概不负责。还包括任何可能的健康危害,事故,人身伤害,任何利益损失或其它偶然或间接损坏或第三方要求的任何索赔,即使K&K音响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已被告知此类损害的可能性,本公司概不负责。

请务必按照拾音器安装说明以及所提供强力胶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目录

1.包装清单2.所需工具&用品3.强力胶vs“即撕即贴”安装4.准备事项5.安装弦钉琴码夹具安装法无弦钉琴码手动安装法6.强力胶使用重要提示7.安装尾钉插孔8.拆卸已粘合的拾音器9.故障排除

QQ截图20150917111608

包装清单

3只带线缆与尾钉插头的贴片(Pure Mini钢弦原声吉他拾音器采用三个完全相同的贴片。安装在高音e/b琴弦,g/d琴弦,及低音e/a琴弦均可)安装手册配件工具包包括,从左至右:夹具(使用前,请移除蓝色保护膜)白色长钉高尔夫球钉油灰(使用前,移除保护膜)双面胶,如有需要,可“即撕即贴”。

所需工具&用品

强力胶(任何品牌的氰基丙烯酸胶均可)电钻(用于安装尾钉)钻头,至少包括10mm钻头和12mm钻头(用于安装尾钉)或12mm平底钻嘴整形钳或扳手用于尾钉安装大尺寸长钉,用于夹具钻孔丙酮(清除琴码表面污渍)细砂纸或刀片(如果琴码板上有污渍,可进行清洁;无污渍时,可打磨拉平)双面粘合胶带或类似双面胶(只用于无弦钉琴码吉他)3只乳胶手套(只用于无弦钉琴码吉他),双面胶带(只用于无弦钉琴码吉他)15.875mm钻头(只用于无弦钉琴码吉他)

强力胶VS.“即撕即贴”安装

我们认为只有当拾音器与吉他表面之间所用的安装材料最少时,才能发挥出其最大潜能。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强力胶粘贴拾音器,因为粘合到吉他上强力胶,粘度强处于分子层次。

如果乐手不愿意在吉他上使用强力胶,我们提供细窄的双面胶(可“即撕即贴”)。请注意,与使用强力胶安装相比,使用双面胶粘合将会导致音量与音质下降30%。如果选用“即撕即贴”方法安装拾音器,请使用所提供双面胶,并按照指示操作。

强力胶粘合的并不是十分牢固,必要时,在琴码及拾音器贴片之间切入一把小刀(一头带把手的刀片)即可拆卸。如果操作正确,不会损坏乐器。请注意,拆卸强力胶所粘贴的拾音器或许会损坏拾音器,此外,使用锋利刀具或许导致人身伤害。请仔细阅读并且理解本手册末尾的拆卸强力胶粘贴的拾音器章节。

准备事项(适用于所有吉他)

如果是无弦钉吉他,请拆卸琴弦。如果是弦钉琴码吉他,请松开琴弦,并在第十品处夹上变调夹。拔出弦钉,及琴弦的尾珠。变调夹会将琴弦固定在琴颈及弦钮上。这样琴弦无须全部拆掉,并可在拾音器安装后迅速装弦。

请将吉他放于桌子上(吉他下方铺上毯子),可以毫不费力得将手放进音孔,并且用手指感受琴码下方的内部结构。

定位X音梁和琴码。琴码的尺寸与吉他音梁或许与本手册所示图片的音梁结构不同。

用掌上镜子(可以放入音孔内)及手电筒检查琴码区域。确保琴码水平,干净及光滑。

钻一个12mm的尾钉孔,或将尾钉孔拓宽至12mm。个人所见,这是安装最困难的一部分。首先,需要确定吉他当前安装的尾钉类型。如果是简单类型,即用一个螺丝固定在位。也有可能是标准6.25毫米锥形尾钉,即压装或粘合在吉他上。粘合的尾钉最难处理,我们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用胶带粘住尾钉洞口以保护吉他周围区域。

单螺丝固定尾钉

我们建议使用12mm平底钻头钻出螺丝孔。平底钻头切割最完美,而且对吉他最温和。或许也可按部就班,将孔一点点拓宽到12mm。连续使用递增尺寸的钻头,请确保使用自动定心式钻头(用于金属制品),而不是用于木制品的单齿钻头。

标准6.25mm锥形压合尾钉

拔出尾钉,连续使用几个递增尺寸的钻头逐步拓宽钻孔。确保使用自动定心式钻头(用于金属制品),而不是用于木制品的单齿钻头。

 

5.1夹具安装(弦钉琴码吉他)

  • 开始前,请移除夹具两侧的蓝色保护膜。夹具本身干净,可轻松剥下保护膜。
  • 白色长钉需插入圆孔内。手拿夹具尖端一头时,圆孔处于右边,先插入白色长钉。长钉钻出夹具表面长度约占总长3/4。

QQ截图20150917111624

长钉应该紧密贴合圆孔,可稍稍用力(或者甚至可以下拉一点)将其压入孔内。如果长钉过松,请用所提供的强力胶加以固定。

QQ截图20150917114807

QQ截图20150917114838

  • 将白色长钉的平端插入到高音E(1)弦的弦钉孔内。将黄棕色的高尔夫球钉滑入夹具的椭圆形孔内,穿过G(3)弦的弦钉孔内。
  • 用包装内的油灰,搓成一个小球,粘在夹具上方,也就是琴桥与高音E(1)弦的相交点上方。
  • 将一个拾音器贴片粘在油灰上,金属一面朝上,然后下压。可以将拾音器牢固固定在位以便安装。确保拾音器贴片与夹具表面平行。

QQ截图20150917114851

QQ截图20150917114908

我们建议暂时先不上胶,试一试,尝试找到夹具在吉他里侧的合适位置。

  • 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白色长钉的尖端。拾音器的金色一面朝上,远离手掌心。

QQ截图20150917114935

  • 透过音孔在吉他内部移动夹具。用惯用手从外侧将高尔夫球钉插入高音E(1)弦内,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或食指感受其插进内部。此举有助于找到适合粘贴拾音器的弦钉孔。

QQ截图20150917114948

  • 感觉到高尔夫球钉的位置后,从吉他里侧通过E(1)弦孔插入白色长钉,尖头向上,从外侧通过将高尔夫球钉移动到G(3)弦孔来固定夹具。此步骤同步骤5,将夹具与吉他外侧准确对齐。

QQ截图20150917115001

  • 一旦确认好步骤按照计划进行时,可以将拾音器涂上胶水,然后粘贴。请确保首次尝试后,油灰依旧牢牢固定住拾音器贴片。如有必要,换一片新油灰。使用大量胶水,将其涂抹在拾音器的整个金属表面。请使用足量胶水以便覆盖整个拾音器表面。安装时,如果有胶水“渗出”在拾音器贴片周围,这种情况最佳。纯音拾音器最常见的声音问题及传导问题根源在于将拾音器粘合到琴码板上时所用胶水过少。

QQ截图20150917115015

  • 一旦拾音器贴片固定在位后,用力压住夹具/拾音器,持续30秒,以便胶水凝固。松手,5-10分钟后再移除夹具,以便进行下一步之前,胶水凝固。
  • 移除夹具时,从左到右小心扭动,松动油灰与拾音器的粘合。油灰很可能粘在拾音器上。我们建议用纸巾擦除拾音器周围多余的强力胶,然后再从拾音器上取下油灰。即便还有少量油灰残留,也不会导致声音产生问题。如果手指沾上强力胶,可以在胶干之后,用细砂纸或指甲锉磨去,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 下图展示安装中间拾音器贴片时夹具的位置,处于在G(3)弦和D(4)弦之间。请用一团新油灰,然后重复安装首个拾音器贴片的步骤。

QQ截图20150917115029

  • 下图展示安装在低音琴弦拾音器时夹具的位置,处于在E(6)弦与A(5)弦之间。再次重申,请用一块新油灰,然后重复安装首个拾音器的步骤。

QQ截图20150917115039

  • 下图为安装完成后,吉他内侧的效果图。可以用小镜子与手电筒检查拾音器的位置是否正确。建议:将拾音器束线管滑向贴片2.54-5.08厘米,以聚拢连接线。尾钉安装后,在完全固定以前,扭动一两下,在连接线之间形成一个环,以免连接线接触到面板或吉他底部。

QQ截图20150917115052

5.2安装指南(无弦钉琴码)

安装在无弦钉琴码时,需在琴桥凹槽两端各开一个约为1.6mm的小孔作为基准。假如琴桥凹槽已在下方开了拾音器安装孔,你可以直接使用该孔进行安装。

请利用小镜子和手电筒检查琴箱内侧的琴码,以确认内部留有足够安装三个贴片的空间。此外,试着将三个贴片放在吉他外部的琴桥上,查看两个基准孔之间预留的距离是否够用。

利用一根合适的钉子、牙签或(我就是这样做的)钻头,插进参考孔中,这样便可将吉他内部的孔延伸12mm左右,并可作为内部安装导引。将其作为两个外侧贴片的边缘临界限制(参见下图):

QQ截图20150917115103

基准孔

两个外侧贴片的边缘紧贴安装导引固定。一旦两个外侧贴片安装就位,便可去除安装导引,接着在两个外侧贴片之间安装中间贴片。遗憾的是,只能凭个人感觉安装中间贴片。

实操演习

在用强力胶将拾音器固定在吉他上之前,最好在不用强力胶的情况下,模拟一下安装过程。这对于掌握正确的步骤,找准感觉极为重要。

试试哪只手安装起来更顺手,并戴上乳胶手套准备一些双面胶(胶带,当地五金店均有售),撕下一小块贴在指尖(参见下图);贴片金色一面朝上。如此,拿紧贴片,对准吉他内部相应位置,进行安装时就会更容易一些试着将两个外侧贴片紧贴基准孔的安装导引进行预演安装。

QQ截图20150917115117

之后,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粘在琴码时必须将贴片压实,以挤出多余的强力胶。此时,贴片拾音器很有可能会有些许偏移。请保证最终定位时操作起来比较顺手。

拾音器贴片需在琴码上压实,且用力按住贴片至少30秒。只有在两个外侧贴片固定好之后才可以固定中间那个贴片。外侧的两个贴片可以作为中间贴片定位的参考。

也就是说只有在外侧两个贴片定位好之后才可以模拟练习定位中间贴片。有时候,安装在无弦钉琴码的时候,中间贴片可以用双面胶进行固定,而外侧的两个贴片则需用强力胶进行固定。有意思的是,中间贴片所拾取的声音占总拾音比例的15%(测定时,完全采用强力胶固定)。

毫无疑问,外侧的两个贴片负责绝大部分的拾音。用“即撕即贴”的安装方法固定中间贴片对声音的影响非常小。实际上,安装时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效果很好音色也很平衡。这样对你来说,即便是严重错位,移除的时候也要比强力胶黏贴的好处理得多。多加练习,以便可以有把握一次性搞定。

实际安装

将强力胶涂在第一个贴片拾音器金色一面上。用胶管头均匀涂开,铺满整个表面。现在,像之前练习那样,将首个拾音器贴片固定在B(2)和E(1)弦的相应位置。压实按住,保持至少30秒。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二个拾音器贴片安装在E(6)和A(5)弦的相应位置。利用小镜子和手电筒,检查安装效果如何。在两个外侧贴片之间凭感觉固定好中间贴片。利用小镜子和手电筒,检查安装效果如何。

关于使用强力胶重要提示

请阅读并遵照强力胶安全使用说明。确保手指或是吉他上不要粘上强力胶!最好是用一块布或一张纸盖住整个吉他面板,只留出音孔空隙。拾音器贴片整个金色一面需用强力胶粘好。表面涂上足量的胶液。不要只是朝正中央滴一滴就粘,这会导致分布不均。请注意,胶液覆盖量直接影响信号输出、平衡和音质。粗心大意和胶液不足是拾音器音质不尽人意的罪魁祸首!不必担心;拾音器贴片涂上胶液之后不会立即干掉。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来。足量的胶液可以维持好几分钟。胶液只有在与另一表面接触之后才会粘牢。甚至在贴片粘在琴码之后10到15秒之内还可以进行调整。在完成最终定位之后,再次紧紧按压贴片保持至少30秒。多余的胶液会从边缘溢出,最终会干掉,没关系。你也可以用布将多余的胶液擦掉。擦拭时要极度小心,避免布料接触吉他漆层。

安装尾钉插头(适用所有吉他)

拧下尾钉的背带安装旋钮。2.取下螺母和垫圈。3.明确吉他尾块的厚度,将螺母套在相应的盖子上(参见下图)。定位以后,尽可能深地旋入盖子。4.从内部将插头插入尾钉孔中。建议:

一根筷子或类似的东西可以方便你找到插头,并将其拔出孔内。5.外部套上垫圈和螺母并拧紧。然后,装上尾部旋钮。

QQ截图20150917115142

重要提示:确保背带旋钮套在插头外部螺纹表面之后,拧到底,因此,背带旋钮之后,只能露出一小部分螺纹区域。否则,将会出现信号传输明显不足,声音时而切入时而切出。

移除强力胶固定的拾音器移除后果自负。有可能会导致拾音器毁灭性损坏或是人身伤害。

经验丰富的匠人可以从基准孔通过一把刮刀切入琴码和拾音器贴片之间,进而移除拾音器。注意,这样很有可能会损坏拾音器。要是你看不见吉他里面的状况,操作时用刮刀是很危险的。强力胶粘的并不是很牢固。如此便可在不损害木材的前提下移除拾音器,但移除的时候有可能会损坏拾音器。在移除和清理(稍后进一步解释)之后,必须要仔细测试拾音器功能。如有需要,我们可以向您提供单独的贴片替换件。移除是有点麻烦(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不建议操作)因为我们可不愿意看到您不小心伤到自己。我们推荐使用刮刀(一端带有手柄的剃须刀片)通过基准孔从琴码上(拾音器的xx)分离拾音器。确保刀片从木材和拾音器金属表面之间水平切入。这才是最困难的一步。将刀切入贴片与面板之间约3.175mm-6.35mm时,即可起开贴片.琴码上残存的胶液痕迹可用上好的砂纸擦除,或者可以用刮刀一点点儿清理干净。要是操作得当,琴码或吉他面板将不会出现损坏。但再次强调一下,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完成。随便一个好工匠都可以移除拾音器。

保留拾音器,以备再次安装

小心不要折弯拾音器。用眼睛检查一下拾音器,查看是否有折弯或其他破损痕迹。如果看上去有损坏,它们有可能仍然是好用的,但我们还是建议替换掉已折弯或是有裂口的拾音器。用刮刀刮去贴片金色一面的胶液残留。注意,处理的时候不要折弯拾音器。金属表面一些轻微的划伤不会影响拾音器的性能发挥。

将拾音器插入音箱,便可测试拾音器贴片是否完好。(假如你有一套三位一体音响系统,你还可以把单通道连接线插入尾钉,这样你得到的只是拾音器贴片的声音。)一次只拿一个贴片,距离连接线上的拾音头大约2cm,并用手指叩击贴片。贴片两面都要叩击测试,所以说既要叩击黑色一面又要叩击金色一面。叩击可以重一些。叩击声必须要有所放大,而且所有的贴片应该发出相同的音量。叩击声应该不会有所遗漏。也不会有大的“爆裂”声。如果贴片测试一切正常,便可再次予以安装使用。确保琴码或是吉他面板上的胶液残留清除干净。清理木头表面,确保表面平直清洁。

故障排除

我的纯音系统听上去怪怪的,还很空洞

很有可能是安装的问题。首先,你要确认是否采用胶带、箔片或强力胶进行安装,而且是否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安装。遗憾的是,有的时候甚至连吉他专业技术人员也不会仔细阅读安装说明。

我们建议首先要查看一下贴片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然后检查一下粘的是否牢固,是否容易脱落。尽管安装过程中导致出错的因素会有很多,但其中十有八九是因为胶液不足,粘的不牢。贴合面不足、部分空隙无胶液粘固,这样或许会导致贴片只是部分被粘到琴码上。

胶液会过早干掉,贴片只是一部分或是小部分粘在乐器上。不管怎么说,看是看不出来的,除非移除贴片才能知道。胶液覆盖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查看贴片边缘“溢出的胶液量”。我们建议你移除和再次安装时务必要小心。

我的吉他特别容易出现回授音,特别是在音量调高的时候

在比较嘈杂的乐队演奏情况下,特别是小舞台条件下,使用纯音拾音器是比较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设计之初主要是为原声艺人和尽可能最自然的音色考虑的。在此,音孔盖是首选补救措施,帮助很大。我们的PowerMix PureSystem将会是高音量状况下最佳选择。除此之外,很有可能,还会出现阻抗匹配问题。原声音箱和大部分其他品牌的前级都是专门为安装于琴桥下方的拾音器或其他高欧姆压感拾音器设计的。他们的特点是极高输入阻抗(5-10meg),将会提高低频响应。

大部分其他品牌的拾音器都需要这么高的输入阻抗以提高拾音器的低频响应,因为在无源模式下,大部分拾音器声音都很小。纯音拾音器一开始低频响应很正常。提高太多输入阻抗就会太过。纯音拾音器在配以如500k到1meg的输入阻抗时,音效最佳,甚至直接通过调音台线路输入即可。应该试试PA系统或是把纯音拾音器直接插到调音台的线路输入试试,看看多余的低频响应是否立刻消失。

最佳补偿方法便是置办一个纯音前级或许有必要调低放大器的低频控制。我们使用的是一款Ultrasound(超声波)原声放大器(10 meg输入)而且我们必须调低放大器上的低频,基本上降到底。但是这样发出的音色特别好。要是你不愿意调低低频,可能你觉得均衡器必须处于中间位置,不然就是错的,但是,要知道,之所以设计出均衡器,就是用来调节应用的。

一个或多个纯音拾音器贴片没有工作或只是间歇性工作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尾钉插头的背带螺母没有拧到底。取下来,不带螺母再试试。要是这样能解决问题,那你需要卸下内部螺母,以保证露出特定长度的螺纹在外。这是反复摸索出来的方法。你可能还需要卸下螺帽才能进行操作。

输出时一根或几根弦偏低

不大可能是因为贴片出现破损。在生产过程中,每个贴片我们都彻底测试了好多次。更有可能是安装出现问题。尽管安装过程中导致出错的因素会有很多,但其中十有八九是因为胶液不足,粘的不牢。贴合面不足、部分空隙无胶液粘固,这样或许会导致贴片只是部分被粘到琴码上。胶液会过早干掉,贴片只是一部分或是小部分粘在乐器上。胶液覆盖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查看贴片边缘“溢出的胶液量”。我们建议你移除和再次安装时务必要小心。如果问题是出在高音E(1)弦,这种现象似乎只可能是发生在紧绷的X音梁吉他上。

最接近高音弦的音梁似乎抑制了琴码高音E弦区域的振动。这似乎会影响整个琴码拾音器贴片。就声学上而言,吉他听上去音色不错、均衡,该现象影响的只是琴码。可以通过在X音梁之外的高音弦一侧加固另一个贴片,消除该问题。附加的这个贴片需要粘在面板上。有必要在此进行焊接处理。调整e(6)-b(5)弦之间的贴片位置,尽可能地移向高音弦一侧X音梁,这样做也会有帮助。这些补救措施或许不能百分之百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我的吉他尾块而言,纯音拾音器插头太短

一些老吉他型号或许会出现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市面上也没有更长的插头了。你也只能卸去内部螺母,只用一个垫圈顶着螺帽。或者去掉螺帽,这样的话你就需要拆解电线然后再把它们焊在一起。通常,拆除内部螺母,使用一些强力“锁紧”胶固定第一根线上的螺帽时,应该留出所需长度。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拆除背带旋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