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updraftplu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ad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Notice: 函数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的调用方法不正确salient 域的翻译加载触发过早。这通常表示插件或主题中的某些代码运行过早。翻译应在 init 操作或之后加载。 请查阅调试 WordPress来获取更多信息。 (这个消息是在 6.7.0 版本添加的。) in /www/wwwroot/acousticguitar.cn/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AG专访]Eric Bibb的专辑 “Global Griot ” 中广阔的音乐世界 – Acoustic Guitar 原声吉他杂志官方主页

广阔的音乐世界

Eric Bibb 在专辑 Global Griot 中借鉴蓝调、民谣、福音乐、非洲音乐等多种元素

BLAIR JACKSON 撰稿

手握一把 Peter Wahl12 弦共振吉他的 Bibb 与科拉琴大师 Solo Cissokho
在跨越 50 年的职业生涯当中,唱作人兼吉他手 Eric Bibb 宛如一名音乐“炼金术士”,将蓝调、福音乐、民谣以及世界各种风格的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好似自成一派。多年来,他坚持与他人合作,与几乎上百名乐手和歌手分享专辑创作和舞台表演,其中许多人来自瑞典,这也是为何 Bibb 数十年来称瑞典为故乡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来自欧洲、北美和非洲等地区的音乐人。

其新近发布的双碟专辑 Global Griot (Stony Plain) 充分展现了这位彻头彻尾不拘一格的艺术造诣。专辑共收录了 24 首曲子,其中 20 首由 Bibb 和其他音乐友人合作完成,横跨七个国家(瑞典、法国、牙买加、加拿大、加纳、英国和美国)进行录制,风格涉及上述所有元素。整张专辑深沉、深情、鼓舞人心、意蕴悠长且曲调悦耳动听。专辑的小册子中引出了 griot (gree-oh) 的概念,即“负责以音乐、诗歌或是讲故事的形式传承口述史”的人。Bibb 的合作者都是当代的 griot,肩负着通过歌曲治愈这个伤痕累累世界的使命。

去年十月,我联系上了住在斯德哥尔摩的 Bibb,一起讨论了 Global Griot 的制作。

Eric带着他的Thompson 12 fret 000 guitar在美国巡演

你创作或是录小样的时候有最喜欢的吉他吗?

没有,因为我喜欢的吉他实在是太多了 [ 大笑道 ]。按我妻子的话说,或许是我的琴太多了。我目前上手并开始喜欢的琴是一把定制款Santa Cruz。所以我没有最喜欢的琴,但我有用了很久的吉他,多年来用它们创作了一些曲子。我认识很多制琴师,凭借他们慷慨及对音乐的激情,我收了一些真的很不错很与众不同的乐器。

比如说?

好吧,我现在厨房,看到冰箱旁的架子上放了两把吉他。一把是中音吉他,我新专辑上有用到这把琴,是瑞典优秀制琴师 DavidSundberg 打造的。如今的瑞典有很多出色原声吉他杂志版权所有 AcousticGuitar.cn 15的制琴师。那把琴后面是一把 12 弦旅行吉他,是英国制琴师 David King 制作的,那把琴极好,有着天使般的声音,真的很令人陶醉。所以说,要是从厨房传来歌曲,有可能就是基于这两把中的一把创作而来的。

所以说,是吉他影响了创作。

影响很大。要我说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人声旋律和基本固定的吉他部分之间变成了一首作品。换句话说,我不是这样写歌的:哦,这是 C 和弦,这是减和弦 … 至少我不是这样的,从一首吉他曲到加在上面的人声旋律,他们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我通常是这样写的,不过,我还有别的创作方式。

这张专辑上的 12 弦共振吉他听上去怎么那么显著?

那把琴很棒。颇有创新感,是一位名叫 Peter Eahl[Peters Resonators 背后的德国制琴师 ] 的作品。他差不多算是复活了他所找到那些老乐器,比如上世纪 30 年代的 Sears 邮购产品册和 Stellas。但这是一把 Otwin,60 年代的东德 12 弦琴,真的很结实。他基本上把转变成了一个共振 12 弦琴,因为他的定制共振吉他都是自创的,重新移植,刷新旧琴。听上去就像是一把凯尔特竖琴,发出鸣钟般的声音。他做的琴我有两把。

我可以列举的制琴师有很多。英格兰Fylde Guitars 的 Roger Bucknall 派人送了 6 把琴到我家让我试弹,我之后回他说:“那五把你可以取走了,剩下那把我实在爱不释手,让我着迷不已,好吧,你开个价吧。”他最终与我合作的签名款吉他是雪松面板,类似OM型号, 多年以来一直是我的得力助手。

我在外工作的时候常用一把 Larson Brothers 吉他,不是那个老牌的 Larson Brothers[ 位于芝加哥的制琴师,最早源于瑞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流行 ],而是由法国制琴师 Maurice DuPont 制作的新一点的琴。德国有人收购了 Larson Brothers 的品牌,他们生产出的琴挺不错的。我的是全桃花心木的。当时那整个夏天我正在巡演,替George Benson 开场,我当时在试音,这时George走过来说: “天啊, 声音太好听了,你弹的是什么吉他?”我拿给他看,于是我们就成了片刻的琴友, 正当他要离开时, 我说到:“我给你寄一把吧!”能给自己的吉他偶像寄琴这种事也不是天天有!

单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就有这么多的精益求精的制琴师。我还有一把很喜欢的琴,是一位名叫 Thomas Fredholm 做的,他为Alison Krauss 品牌做琴。

“Michael Row da Boat”中的保加利亚吉他是什么琴?

那是一把制作于保加利亚索菲亚地区的吉他,琴有两个音孔,琴腰上部比较夸张,有一个监听孔。有一个尾部吊架,声音是这样的 [ 他弹奏了一段钟鸣般的和弦 ]。面板还是层压合板,真的很便宜,但我很喜欢。你可以在 [ 马里音乐人 ]Ali Farka Toure 的 African Blues专辑封面看到类似的吉他。当时,我认为马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保加利亚有交换生项目,所以说一些保加利亚乐器最终回到了马里。

谈到马里,科拉琴乐手 Solo Cissokho出现在了这张新专辑上。像你这样与科拉琴合作的乐手,对你创作的吉他部分产生了多大影响?很明显的是科拉琴有着自己清脆、极具辨识度的响亮度,似乎大部分时候你都是搭配使用的 12 弦共振吉他,因为那样有更多的延音。

没错。因为 Solo 是位极具气场的乐手且即兴表现惊人,我喜欢的是实时弹奏一连串的变化,通常是琶音。我演奏的方式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源于早年的古典吉他演奏,所以我开始将古典吉他中学到的技巧与变化拇指拨弦以及原声蓝调演奏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具体地将旋律融合到前三根弦的方法,然后就有了内在旋律,还有一个低音线。所以说那是源于乡村蓝调和古典吉他的研究结合。但是当我开始与Solo演奏的时候, 他一开始便对我说 : “天啊,你弹的东西里有这么多的科拉琴旋律!”我听科拉琴音乐已经很久了,这话没错,那种所谓的琶音吉他风格让人不禁联想起我听到过的许多科拉琴旋律,我比较倾向于那种艺术形态而且深受其影响。所以我们在相互协调的时候还是挺惬意的。

我之前并不知道你有古典吉他背景。

我是听着Segovia、 弹着Carcassi长大的。你发现一个大拇指和三根手指放在弦上,或许还有小指停靠其上,那其实就是一种管弦乐。有许多东西同时进行 ; 四根手指可以做许多事。

你有过弹普通 Martin 或是 Gibson 琴的经历吗?

当然。我之前有个高中朋友,他有一把很不错的 Guild 12 弦琴,总是借给我弹,我现在正在看当时拍的照片!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把琴了。我到欧洲时,我不仅对当地的小众制琴师感兴趣,还喜欢常常出现在高档商店的古董乐器,虽然说它们对大多数职业音乐人来说太昂贵了。我有过也喜欢过一些古老的小型 Gibson 和 Kalamazoo 吉他。我有一把 Martin 琴,是一把加了一根高音 G 弦的Roger McGuinn 七弦琴。Roger 几乎厌倦了拖着两把琴到处独奏演出,当然他也需要那种 12 弦琴的声音,所以他就想出了一个这么有意思的改造吉他的方法。

你要是来美国巡演需要带几把琴呢?

一般是带三把。我希望还能多带几把,但往往都是带三把的,也不一定。不久前,我收了这把美妙的 Waterloo 吉他,你知道的,是Bill Collings 的副牌,我很喜欢!是 JumboKing 型号。然后就是带着那把我提到过的Santa Cruz 定制吉他,我到手没几天。我叫它“嚎狼”因为上面有块很漂亮的狼嚎叫的镶嵌,琴体与琴颈相接于 13 品,全黑色的。我还会带一把红杉面板的小型琴,是芬兰制琴师Juha Lottonen 做的。

你有没有渴望中的圣杯吉他呢?

哦, 那 恐 怕 很 多 了! [ 大 笑 ] 要 我 说 还 是D’Angelico New Yorker 吧。


更多访谈内容,请登录AcousticGuitar.com。


Leave a Reply